議員張振生質詢:一、民國四十七年,臺灣(包括臺灣省及臺北市)全島登記有案的工廠有幾家?資本額共新臺幣多少元?二、民國五十六年以及五十七年,臺灣全島登記有案的工廠有幾家?資本額共新臺幣多少元?三、臺灣已開發完成的基隆六堵工業區,高雄南部第一期工業區,臺北縣頂崁工業區,及桃園縣龜山工業區等四處工業區登記有案的工廠共幾家?資本額共新臺幣多少元?四、民國四十七年,臺灣全島主要商品輸出結匯金額新臺幣多少元?五、民國五十六年以及五十七年,臺灣全島主要商品輸出結匯金額新臺幣多少元?六、民國五十六年底迄今,臺灣全島的商業組織共幾家?資本額共新臺幣多少元?七、民國五十六年底迄今,臺灣全島的商業組織中,外國人、華僑、中外合作投資的公司組織、商號各有幾家?資本額共新臺幣各多少元?八、民國四十二年及五十六年,臺灣全島登記有案的營造廠各有幾家?建築數各有多少?九、民國四十二年,臺灣全島的國民生產毛額新臺幣多少元?其中,華僑、外國人、中外合作投資生產毛額新臺幣各多少元?十、民國五十六年迄今,臺灣全島的國民生產毛額新臺幣多少元?其中,華僑、外國人、中外合作投資生產毛額新臺幣各多少元?十一、民國四十二年,臺灣全島國民所得新臺幣多少元?如華僑、外國人及中外合作投資生產所得等不計算在內,則全島國民所得新臺幣多少元?十二、民國五十六年,臺灣全島國民所得新臺幣多少元?如華僑、外國人及中外合作投資生產所得等不計算在內,則全島國民所得新臺幣多少元?十三、民國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臺灣全島的工業生產增加率多少?如華僑、外國人及中外合作投資等不計算在內,則全島的工業生產增加率多少?十四、民國五十四年至五十六年,臺灣全島的工業生產增加率多少?如華僑、外國人及中外合作投資等不計算在內,則全島的工業生產增加率多少?十五、民國四十二年,以及民國五十六年,臺灣全島的工業生產毛額新臺幣多少元?十六、從以上一至十五項所獲得的答案分折研究,臺灣的工商經濟是不是有進步?進步多少?十七、我國對國民所得的計算,所採取的辦法是何?對農民所得及工人所得的資料是根據什麼?十八、如有一天,外國人及華僑在臺的工廠萬一要他遷時,是不是影響我國人民工作機會造成失業嚴重,政府有何對策?十九、勞資合作是工業進步的要件,對於工人的工資及生活,政府有無改善的計劃及較具體的辦法?二十、本省工商企業大都囿於家族式的經營方式,技術落後,資金缺乏,與現代化的外國工業相競爭至為困難,對於此種現象,政府有無對策;二十一、實施農業與工業合理而公平的利潤政策,以發展工業並保護農業經營,未知政府高見如何?二十二、如有特權工業及特權金融必須迅即打破,以減少發展農工業的障礙,政府有無能力辦到?二十三、現本省工人平均年所得新臺幣多少元?其家庭平均年支要新臺幣多少元?二十四、本省農田灌溉用電,何以不能恢復日據時期優待辦法?本省對農田水利會的補助及貸款,何以比日據時期的比例減少?二十五、究竟政府計劃於何時完成農村電化及公共給水的工作?財源如何籌措?二十六、究竟政府計劃於何時完成各項公共工程的初步建設?財源如何籌措?二十七、本省因財務困難,如要公共建設往往舉債維持,未知政府有無對策?嗣後對於各種公共建設經費,究應如何籌措?二十八、對於地下礦產資源的勘查研究,未知政府有無計劃?經費如何籌措?人才如何培養?二十九、民國四十二年,本省各縣市(包括臺北市)建設經費共新臺幣多少元?與本省各縣市經費總數之比例如何?三十、民國五十七年,本省各縣市建設經費共新臺幣多少元?與本省各縣市經費總數之比例如何?三十一、我國對國民經濟生長率的計算,所採取的辦法是何?對農業生長率及工業生長率的計算所獲得的資料是正確嗎?三十二、在我國推行「學徒制度」是不是理想?如果理想的話,我國是不是準備要實行,有無計劃?三十三、經濟建設要有計劃,更要有執行計劃所需要的人才,以及實際從事操作人才,究竟在今後五年內的每一年我國在鋼鐵工業、製鋁工業、機械工業等方面所需要的高、中、下級技術以及管理人員,技工以及半技工等各需要多少人?三十四、就勞務輸出的觀點,採用獎勵外人投資加工出口辦法與採用獎勵國內發展手工藝兩者作比較,以何者為優?何者為劣?並說明其優劣理由?三十五、煤礦為本省最重要的地下礦產資源,反而有減產的趨勢,究竟理由何在?政府有無對策?尤其是海底煤及深部層之煤炭有否獎助方法,及對低級煤和高硫磺份之煤有否設法利用?